本文内容间断修改完善超过了一个月,但博主认为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将来可能会有小幅度的调整

不知不觉间距离上段感情有快半年了,又是一个七夕,我觉得是时候以自己的角度来说点什么了。

下面简单以几个话题为切入点,来分享下我对恋爱/结婚的个人想法。内容可能会在存在小幅变动,先暂时把我想到的都发出来吧。


#自卑感

我出身的家庭很一般,甚至可以说经济很困难,内心深处常常存在一种缺乏自信的感觉。但我妈经常会和我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确是这样,我妈是农村出身,为了城市户口嫁给了我爸,一切都是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现在我们过着不愁吃穿、并且能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生活,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但要是考虑到结婚,女方父母肯定会想着男方的经济情况,不想让女方受苦,这无疑是对男(难)方施加了不少压力,动不动就是要买房买车,这要求就已经劝退了不少男同志了。不像我爸妈那个年代,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是觉得合适就结婚了。


在这样高房价低收入的时代,并不是谁都能“拼搏一会儿”就能换来幸福。幸福的标准因人而异,我认为踏踏实实的工作生活,以符合自己经济情况的情况达到合理的收支平衡,就已经足够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真的没有必要过于追求面子,什么都要有,什么都要买最好的。面子其实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只是单纯看你表面来做评判的朋友,或许并不是对你有益的。


如果女方(假如有的话)和她的家庭对我的期望太高,动不动就是各种条件,那这样的婚姻的确是没有必要的。毕竟这样并不一定会带来1+1>2的结果,而且这样的事情多了,双方家庭也过得心累不是嘛。


#圈子隔阂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社畜,兴趣爱好也相对单一,估计现在能提出来的只有动漫和游戏、摄影(回国后基本就没动过照相机了)还有骑行了。可以理解为典型的宅男形象,体育方面从小就比较弱,对篮球什么的也不是很感冒,害怕受伤,唯独有个例外就是骑行了,前段时间还从深圳骑行70多公里到东莞。而我目前最长做的事情就是上面这些了,大多数人并不会理解我做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甚至为了追梦一个人跑去日本生活了快四年,虽然很苦但我感觉自己乐在其中。虽然被道德绑架回了国,但总想着将来有朝一日能再去,这样能理解我的人就更少了。


因此和我能有话题甚至共鸣的人比较少,现在除了上班基本都是在家,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玩,要好的朋友就那么多,社交圈也很难得到扩展,而且他们也基本上都是单身的。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将就,我也一样。谁不希望找到一个和自己有共鸣的灵魂伴侣呢?


你可能会说,那就扩展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啊。当下社会浮躁,再加上工作已经消耗了大量精力,能静下心来学点东西其实是挺困难的。


曾经的自己挺喜欢美术,也能通过一些动漫或者游戏作品的启发,想出一些天马行空的创意甚至能画出来。但现在的我对自己的审美要求高了很多,就算重新开始学习下,短时间内能拿出的结果实在满足不了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和认同感。而且过程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少,更容易给我一种时间恍恍惚惚过去了,却最终自己什么都没学会的感觉。


而我现在经常做的事情-骑行,总会有个比较好的结果,至少感觉自己在时间上花的值得,都是能瞬间得到满足的东西,比如身体明显的得到锻炼了,还有骑行途中的风景。


#交友活动还是社死活动

关于拓展人脉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主动出击。前面也提到了我的不自信,对于性格比较腼腆的我来说,想要通过社交活动认识人,也是比较困难。有一些男生特别容易受女生追捧,但他们普遍被带上“渣男”的标签吧,他们性格可能本身就不算太腼腆,认识的女生很多,在街上随便撩一个可能都不是问题,他们对谈恋爱是比较有自信心的,不会像我一样而感到恐惧。


至于社死活动,去的最大的活动要数漫展了吧。每次去漫展都很佩服那些社牛的人,能在那么多目光的注视下做到坦然自如,要我的话必是做不到的。本来去漫展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交友,纯粹是想看看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和周边,可是去的越多越感觉漫展的味道变了,变得商业,激进,甚至是发展成了约炮活动,以致于我再也不去国内的漫展了。


#结婚的风险

就算我真的认识到了对自己有兴趣的女生,和她谈恋爱的过程就一定会顺利吗?还真不是。写代码电脑性能太差可以换,出bug可以改掉,没有多大试错的成本,可谈恋爱呢...


就算恋爱能真正的走到头,转眼就要变成老婆了。那还得讨论前面提到的经济问题,组建新的家庭,男方给多少彩礼,女方回多少嫁妆呢?结婚之后的生活,要怎么规划呢?

像是前面的案例,有些女生还只是谈恋爱而已就已经开始狮子大开口了,这要是结了婚还得了?新版民法典的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就是如果是婚后购买的房产,无论是谁出资,最终都是划给双方各一半。这表面上是为女性提供了保障,但实际上男方也承担了不少的风险不是么。

换个角度来说,也有女生认为结婚了她们也得不到保障。例如会有些别有用心的男方找小三,结果离婚分了女方财产的。假如有了私生子,那私生子还要出抚养费吧,这就非常恶心了。(但你要想一下,像我这样的人会有机会找小三么,hhhh)

我也找到一篇男方把女方搞得很不愉快的案例,这在网上也流传很久了吧:

我们最近遇到了一个非常麻烦的婚姻案例,里面出现了一种很新的家务劳动分配问题,相信未来大家只要生孩子养育都会遇到类似麻烦,所以我会把整个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我们现阶段因为制度设计的原因对类似情况是没有办法的,尤其是年轻女性希望能仔细读一遍了解下。和我们介绍情况的是女方的律师,从钱的问题上来讲这个案例我认为她的描述是没有问题的。

男方作为一个高薪程序员是一线城市本地人,月平均收入超过4万,有独立婚房在男方母亲名下。女方是从二线城市嫁到一线,也是典型的高学历,月收入1万多。6年多前奉子成婚,根据女方的说法男方当时和她有口头承诺,婚房是母亲名下无法加名,男方收入高,双方将来一起攒钱买房。要是一线买不起,就去女方老家买。

年初时双方再次因为购房问题产生矛盾。女方希望男方兑现承诺拿出钱来买房。因为女方个觉得老家房价出现了大幅度波动,很值得投资,希望男方拿钱出来买房。男方拒绝后,女方就是想说用离婚逼一下男方。简单意思就是只要女方提离婚,男方钱反正也要被分走,不买也得买。

可是没想到女方一提男方就直接非常坚定的要离婚。根据一般的情况这种拼命加班又高薪的男人都是离婚市场上的肥羊,随便宰掉一只离婚弄个100万出来女方自己去买个房子也挺好。可是真到离婚流程中发现男方这么多年下来一分钱存款都没有。女方1万多的收入,自己花花存下来都存了15万。

从财务操作来看,就是这个男的每个月的收入到了月底花剩下的所有钱都被他妈拿走了。也就是家庭开支虽然表面上一直都是男方妈妈在管理,可是账目也就是包括男方父母的开支都是男方账目里支出。然后一个月剩下的钱多则两万多少则一万多,全都被男方每月定期清零转给了男方的妈妈。

那这样给亲妈转账算不算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呢?男方这边律师讲的就是这是男方妈妈养育孩子的开支。一线城市年轻男女都上班,哪里有空带孩子?男方妈妈带孩子又不是免费保姆,每个月要那么点钱很正常。

你看到这里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多麻烦。我们参与讨论的人都懵了,因为这样的操作打中了我们婚姻改革的一个死穴,它真是一个制度性的,我们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你耐心一点听我讲。

我们讲的都是全心全意无条件为孩子付出。家里面照顾孩子都是孩子父母和老人一起全力付出,不计回报。这些年我们从欧美引入了“带孩子要补偿”的概念,但是却没有引入人家的转移支付。简单说就是人家认为带孩子要补偿,是政府做转移支付,直接给妈妈发钱。所以你能在欧美看到大量的单亲妈妈,靠政府转移支付一个人带好几个孩子生活。

而我们的转移支付是在家庭内部。中国家庭多数时候就是处在低收入的女性带孩子更多。我们过去几年推的家务劳动,就是希望弱势的女方能在离婚时分走更多的“夫妻共同财产”。这也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共识,大家都认为带孩子要拿经济补偿,而且还是按家里雇佣保姆的标准拿钱。中国大多数人一个月都赚不到5000块交个税,但是带孩子的补偿说个每月1万大家都嫌少。

最大问题还是一个特殊的国情问题。我们国家存在普遍的隔代抚养。尤其是大城市里孩子父母都工作,奶奶外婆在带孩子。现在我们推女性带娃要额外收钱,钱也不从政府那边来,而是从家庭中来。那么奶奶外婆带孩子该拿钱吗?

家里有足够钱分吗?

假如我们承认了这样的家务劳动,认为男方每个月定期转钱给他妈作为带娃开支的行为是合理的。上面这个案子离婚会出现什么结果?

房子是男方妈妈的,女方分不走。男方本地人,孩子马上就要读小学了也是长期奶奶带,几乎不可能判给女方。因为男方的存款为零,也就是他没有为夫妻共同财产做出任何贡献,所以离婚甚至是女方要给男方补偿,还要每个月给男方钱作为孩子的抚养费。

我们怎么办?

带孩子算家务劳动,家务劳动要钱,可是家里就那么点钱不够分啊。我们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展现给大家,目前也没有答案,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下里面问题。

作者:sven_shi
来源:微博


只能说,我并不想做这样形似骗婚的男方,也不希望遇到一个想着通过男方谋取利益的女方。真正的家庭,我认为应该是相互付出的。

近期“地铁女”的新闻也发酵了很久,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性别对立的情况,但我认为能够做到这样无耻行为的女人,应该在全国还是占极少数的。否则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坚决不想放过她”了。

既然出身平凡,或许一个和我一样平凡的她,会比较门当户对吧。如果能遇到同甘共苦,甚至愿意一起还房贷的她,那的确是一种珍贵的缘分啊。


说说我喜欢的类型

其实感觉也没有能说出来的类型,像前女友那种因为性格合得来,也有话题聊,于是就追上了。可能就是常说的那种心动的感觉把。

可能我的确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就算我喜欢对方,对方一定会接受我么。即便现状如此,个人还是比较希望她在某些兴趣爱好上与我能有所重合,喜欢玩同一款游戏,听歌类型有共鸣,都喜欢二次元什么的。说简单一点就是相互之间能合得来吧,她觉得我 OK,我觉得她 OK,耶!

干净、直接、利落,这是我认为她应该有的最基础的标准,不遮遮掩掩,遇事不压心底,想要什么就大胆的说出来。

即便现实比较残酷,但个人对恋爱还是表示乐观态度,还是比较希望能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大时代背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依旧可以寻找和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幸福。一个人无力改变的事情,可以尝试一起协力改变。


对于单身群体的思考

不像老一辈的思想,认为你不结婚,不生小孩就大逆不道。我认为结婚的人有结婚的人的想法和打算,反之不结婚不谈恋爱的人也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里面。不能因为大家都是如此,我就也应该如此。这种思维是错误的。

单身的人们可能会把注意力或者精力放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其实二次元占很大一个吧,它是一个几乎完美的虚拟世界,算是一个精神寄托,或许就和小孩子喜欢抱着玩偶睡觉是一样的感觉吧。

米哈游的大伟哥也说过几句金言,我也的确喜欢不少由他们设计出来的角色。她们的存在,的确会让我显得不那么的空虚。

“我们最核心用户是宅男。”
“我们自己也是宅男,所以我们深刻理解宅男的需求。”
“宅男是一群很好很善良很有爱却又很可怜的人,有着强烈的跟异性交流的需求,却因为巨大的压力不敢行动,我们就是要解决宅男的这种需求。”
“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宅男都能拥有自己精神寄托的虚拟偶像,从此告别孤单与寂寞”

作者:刘伟
2011 年 11 月 19 日,“新新创业达人”总决赛


上班的时候很忙,不上班的时候又觉得放假的时间太长非常无聊,打开 QQ 和微信几乎没有人会主动找我,总有一种被与世隔绝的感觉。骑行和写博客是一个方式,但现在很容易败给“懒惰”和缺乏的激励(阅读量、评论、点赞等,所以恳请多参与互动下这篇文章吧)。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一些吧,可我这个人就是不太喜欢独自做一些事情,像是去逛街、看电影、喝下午茶什么的,一个人出去总认为缺乏目的和实际意义。生活中需要一个相互讨论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总会拉上朋友一起出门,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却只会呆在家里了。之所以想找一个对象,也是想尝试着破局吧。


至于这一篇文章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你写了这篇文章,有没有可能更没有女生会看得上你自己了么。这篇文章其实是表述了我的想法,我自然是希望被人看到。如果她看完觉得我不合适,那也算是提前做好了筛选不是么。也许她认可我的想法,对我足够的感兴趣,信任、接受并包容我,才会成为我的另一半吧。

而且本博客的主要受众绝大多数都应该是男生更多一些?女性独立博主本来就挺少的,既然如此,我还不如就把我的想法都描述出来,让你们讨论讨论。如果有合适的,你们各位帮我介绍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嗯?